學名
Collichthys lucidus  
發音 
Collichthys lucidus棘頭梅童魚
by: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
命名者 (Richardson, 1844) 棲息深度 3 - 90公尺
中文名 棘頭梅童魚 有毒魚類 否 
科中文名 石首魚科 經濟性 是 
科號科名 F381 Sciaenidae 食用魚類 是  中國大陸名 棘頭梅童魚 
最大體長 17 cm  觀賞魚類 否  其他中文名 黃皮 
世界分布 日本至南中國海   台灣分布 西部 
棲息環境 砂泥底、河口、近海沿岸  模式種產地
中國海 
同種異名 Collichthys fragilis, Collichthys lucida, Sciaena lucida   
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福建魚類誌(朱等, 1985)  朱元鼎 編 1985 沈世傑 編 Shih-Chieh Shen ed. 1993 
典藏標本 ASIZP0073983 FRIP00285 NTMP0555 NTUM07194 NTUM07331 NTUM07335  
英文俗名 Big head croaker 
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     
形態特徵

體延長,側扁,頭鈍圓,枕骨棘突為2尖頭;體側有圓形小發光顆粒。口裂大,端位,傾斜,吻不突出,口閉時下頜稍突出,上頜骨後緣達眼眶後緣之後;上下頜齒細小呈絨毛狀,上頜後列齒較多,前端中央無齒,左右側齒中斷不連續,下頜前端中央一凸起有一小撮細齒;吻緣孔5個,半圓形的中央緣孔在吻緣葉上方,內、外側緣孔沿吻緣葉側裂,吻緣葉完整不被分割;吻上孔不明顯;頦孔4個,孔細小呈四方排列。鼻孔2個,長圓形後鼻孔較圓形前鼻孔大。眼眶下緣達前上頜骨頂端水平線。前鰓蓋後緣具鋸齒,鰓蓋具2扁棘;具擬鰓;鰓耙細長,最長鰓耙與鰓絲等長。頭及軀體皆被圓鱗,背鰭軟條部及臀鰭基部有列鞘鱗,尾鰭布滿小圓鱗。耳石為黃花魚型,印跡頭區圓形,尾端亦為圓形。胸鰭基上緣點及腹鰭基起點到吻端距離約相等,位鰓蓋末端下方;背鰭基起點在胸鰭和腹鰭基起點之後;尾鰭尖形。腹腔膜透明無色,胃為卜字形,腸為2次迴繞型,幽門垂12-16個,鰾為黃花魚型,前部不突出,附枝21-22對,不延伸至頭部,具有腹分枝及背分枝,背分枝呈翼狀開展,腹分枝則無。體側上半部紫褐色,下半部銀白帶金黃色,發光顆粒為金黃色;上下頜前端具褐色斑;背鰭褐色;尾鰭黑褐色,末緣較深;臀﹑腹及胸鰭為金黃色;眼頂部有一黑斑;口腔內白色,下頜口緣粉紅色;鰓腔為白色有黑點。

棲所生態

主要棲息於河口及深度可達90公尺之砂泥底質中下層水域,以小甲殼類等底棲動物為食。群聚性較弱,一般較少被大量捕獲。 

地理分布

分布於西太平洋區,包括菲律賓、中國沿海、臺灣、韓國及日本等。臺灣分布於西部沿海。 

漁業利用

本種為近沿海常見之小型食用魚,唯體型較小,經濟價值較差,多以底拖網及底刺網所捕獲,西部沿海定置網亦偶有所獲。 

資料維護: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     網站營運: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